emc易倍·跑道上的意外:我与体育课的“恩怨情仇”
阳光刺破云层,洒在操场的塑胶跑道上,我攥着运动服的衣角,盯着前方那群正在热身的同学,喉咙发紧。这节体育课,我们要进行本学期的最后一次考核——800米跑。作为班级里公认的“运动绝缘体”,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这门课上栽跟头,直到老师念出我的名字:“林小满,准备起跑。”
其实早在开学初,我就对体育课抱着侥幸心理。每次上课,我都躲在角落里假装系鞋带,或是找借口去厕所,逃避那些令人头疼的项目。直到期中考试,我才慌了神——原来体育课也会挂科!那天,我硬着头皮站在起跑线上,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加油声,心脏狂跳如鼓。“预备——跑!”哨声刚落,我像只受惊的兔子蹿了出去,前两百米还能勉强跟上,可到了第三圈,肺部像被火烧一样疼,双腿像灌了铅,每迈一步都无比艰难。最终,我在距离终点五十米的地方停了下来,看着计时器上“3分50秒”的字样,眼泪差点掉下来。
“怎么又放弃了?”体育老师走过来,眉头皱成川字,“你明明有能力完成,就是缺乏毅力。”我低着头,不敢看他的眼睛,耳边传来同学的窃窃私语:“她上次也是这样,肯定又要挂科了。”那一刻,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个笑话,连最简单的跑步都做不到。
回到家,我把成绩单藏进抽屉,却还是被妈妈发现了。“体育课不及格?”妈妈放下手中的碗筷,眼神里满是惊讶,“你不是说体育是你的强项吗?”我支吾着说不出话,想起课堂上那个狼狈的自己,鼻子一酸。“孩子,体育不是用来应付的,”爸爸拍着我的肩膀,“它是你身体的铠甲,是你面对困难时的勇气。”
这句话像一颗种子,在我心里发了芽。第二天清晨,我起了个大早,沿着小区的跑道慢跑。起初,我只能跑几百米就气喘吁吁,但我没有放弃,每天增加一点距离。渐渐地,我能跑完一公里、两公里……三个月后,当我再次站在体育课的跑道上,听着熟悉的哨声,我深吸一口气,迈出了第一步。这一次,我没有停下,即使双腿酸痛,即使呼吸急促,我还是咬着牙冲过了终点。计时器显示“2分45秒”,老师笑着递给我一张及格的成绩单,同学们也纷纷鼓掌。
如今,我依然保持着晨跑的习惯,偶尔还会参加学校的长跑比赛。那段挂科的经历,不再是我心中的阴影,反而成了我最珍贵的财富。它教会我,真正的强大不是天赋异禀,而是面对挫折时的坚持;真正的健康,不是一时的逞强,而是日复一日的自律。
体育课或许只是人生中的一堂小课,但它带给我的,却是受益终身的道理——无论何时何地,只要你不放弃,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。
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