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mc易倍·荔湾体育馆:西关巷陌间的活力脉搏
清晨的荔湾体育馆总被一层薄雾轻裹,像刚苏醒的老人,揉着惺忪的眼。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,斜斜铺在老旧木质地板上时,几位银发老人已摆开太极架势——白鹤亮翅、野马分鬃,动作舒展如流水,衣角随呼吸轻轻摆动。墙角茶几的保温壶飘出淡淡茉莉香,那是他们每日必带的“精神补给”。
上午十点,体育馆渐次热闹。穿运动服的上班族抱着瑜伽垫奔向多功能厅,年轻学生扛着篮球筐往室外场地冲。“阿叔,又占我位置?”扎马尾的女孩笑着调侃坐在长椅上的老人,老人抬头,眼角皱纹挤成花:“公共场合,先到先得!”两人斗嘴,倒成固定“早间剧场”。
傍晚,这里化作青春舞台。篮球撞击地面声震耳欲聋,羽球拍挥舞带起的风掠过脸颊,呐喊声此起彼伏——“传球!扣篮!”灯光下,少年汗水洇开地板,洇成小小星斑。不远处的乒乓球桌旁,孩童围成圈紧盯旋转球拍,连妈妈喊吃饭都未听见。
周末的荔湾体育馆更像小型嘉年华。社区“西关民俗运动会”上,阿姨穿唐装扭秧歌,爷爷举龙头舞狮,连保安都跟着哼粤剧。多功能厅内,“西关非遗”讲座中,老艺人持剪纸讲解“南派技艺”,孩子们小手举得高高,生怕漏掉细节。
夜幕降临时,体育馆灯仍亮着。清洁工推着拖把扫去喧嚣,留下满室温暖。门口老榕树下,老人围坐摇蒲扇聊天,笑声爽朗。远处骑楼群炊烟袅袅,与馆内灯光交相辉映,绘成生动西关夜景。
有人说,荔湾体育馆是老城区“心脏”,跳动着将活力输送到每个角落;也有人说,它是“时间容器”,盛着西关人的喜怒哀乐与岁月变迁。无论何种定义,走进这里,便能触摸到蓬勃力量——那是社区的、生活的、属于每个热爱这片土地人的力量。
风穿过窗户,携桂花香混着运动汗味钻入鼻腔。我知道,明日日出时,故事会重演,而荔湾体育馆,永远是西关人心中跳动的脉搏,从未停歇。
留言: